这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 引导学子们探索更精彩的人生
人大校友康瑜引导学生写出内心的诗歌
人大历史学院教授包伟民掀开了读书会序幕
下课后,学生们围着张威教授进一步交流
孟宪实教授讲述贞观之治和唐朝风采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也是一场意义非凡的读书会。11月16日,“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携手中国人民大学走进四川荣县玉章中学。6位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校友与该校75名中学生面对面举行了一场读书活动,所读内容涵盖历史、科学、诗词、人文等诸多领域。人大教授和校友们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平易近人的交流,为这些学生们展示了更广阔世界。
玉章中学是中国人民大学定点帮扶学校,这场“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举办的线下读书会,旨在通过人大教授、校友与中学生面对面交流,为同学们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中国人民大学官方抖音号全程进行了直播记录。相信对于参与这场读书会的学子来说,它不仅能激发读书热情,感悟书中乐趣,丰富精神世界,更将对他们未来人生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感悟书中乐趣 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在这首描述江南市镇水乡美景的诗词中,人大历史学院教授包伟民掀开了此次读书会的序幕,他讲读的作品是《多被人间作画图——江南市镇的历史解读》。
“什么是江南,什么是市镇,在长江下游这片被统称为‘江南’的土地,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作为这本书的作者,包伟民教授将江南市镇的形成原因与经济基础向同学们娓娓道来。随后,他又用“湖面上被偷走的稻田”“只能容一根扁担宽度的巷子”等一个个小故事解析市镇里人们的生活与文化,带领同学们走进这个一直被唐宋时文人倾心歌颂的富庶水乡,让同学们领略到古代江南风情。
人大历史学院教授孟宪实则带领同学们回顾唐代的历史,讲读自己的作品《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贞观之治的启示”,这段大家都熟知的历史顿时吸引了学生们的兴趣。他说,唐太宗在位一共23年(627-649),因为治理天下成效显著,历史上誉为“贞观之治”。一千多年过去了,今天回顾贞观时代,是否还有现实意义呢?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而从隋朝的覆亡中,唐太宗一班君臣也确实获得诸多启发。那么,唐太宗的时代对于今天是否也有启发意义呢?答案是肯定的。
孟宪实教授从业绩、原因、启示三方面徐徐地讲述贞观和唐朝的风采,他对同学们说:“这次来到荣县,我与大家一起,用更加宽广、宏观的视野去了解历史的推进、分析社会的现状,培养观察历史的思维方式。”
从两位教授的讲读中,是不是觉得历史很有趣?别急,这场读书会还会让学生们从枯燥的物理中感受到浪漫和激情。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教授张威带来了美国作家托马斯·利文森的《追捕祝融星》。张威教授先从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的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讲述人们对于太阳、地球以及其他行星的认知,然后从天王星到祝融星,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相对论,从星球质量造成的引力到黑洞合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引力波……
张威教授讲了一个小故事,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在几个世纪的观测中,人们发现水星轨道存在轻微的扰动。这与牛顿理论所预言的行星行为有些许偏差。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进行了计算,于1859年提出假设,水星轨道内尚有一颗未被人们发现的行星。他还以罗马神话中火神的名字(Vulcan)为之命名(对应中文译名即“祝融星”),但没人能证实它的存在。1915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体系构建完成,解决水星轨道的扰动现象并证实祝融星并不存在。假设中的祝融星消失了,勒威耶在他的笔尖上发现了一颗行星,而爱因斯坦的笔摧毁了祝融星,但这是科学的一次进步,所以这颗并不存在的行星名字一直保留了下来……学生们的思绪随着张威教授的讲读漫延至宇宙,开始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开对宇宙的新认知。这场读书会的现场,让学生们仿佛回到科学家实验的历史现场,切身感受人类在科学道路上永不畏惧、永不停息的精神。
张威说,科学,就是以物理学的方式思考世界,读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帮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
点燃读书热情 奔向更精彩的未来
除了历史读物、科学知识,人大的教授们还带来了新闻、古文字学的经典和诗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栾轶玫讲读了《范长江百年诞辰纪念集》,国学院副教授华建光讲读了《古文字学初阶》。
每一位教授的讲读结束后,学生们都围着他们渴望进一步交流。孟宪实教授讲读了贞观之治后,一位美术艺术生表示,他一直对历史很感兴趣。“孟老师的讲解更是让我坚信,以后要了解更深入的历史知识,我之后的美术作品里也可以有更多的历史气息。”高二年级的潘虹羽,在中午吃饭时依然在回味这场历史共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栾轶玫讲读《范长江百年诞辰纪念集》时,讲述了中国新闻记者秉承着崇高的职业精神,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勇敢地出现在危险的新闻现场,推出了一篇篇感人肺腑、撼人心魄的报道。
栾轶玫教授的讲读让学生们对新闻职业为之向往,有学生问:“我怎么样才能成为新闻记者呢?”栾轶玫教授激励她说:“多读书,将来报选新闻专业,一定可以实现你的理想。”栾轶玫教授特别强调说,这里的多读书不仅仅是说读课内书,更要广读书,看课外有益的书,拓宽视野,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最后一场读书活动是在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先生的故居湖边凉亭进行。在芒草残荷、鸟声入耳中,人大校友康瑜和15位同学围坐成一圈,共读《大山里的小诗人》。书中收录了120首手抄诗,都是7-15岁儿童和青少年所作。康瑜让每个人从中随机选一首诗,读后说出自己直观的评价。“这些诗,很直白,但是很美。读起来好像我的感知都被拓宽了。”
不仅仅是读诗,这位举起火把照亮了大山里的“小诗人”的康老师现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作业:用心去聆听周围的一切,说出你的感受。然后在作业本画一个圆,做一首诗。在康老师的感染下,这些从来没有写过诗歌的同学们现场写起了自己的小诗。
其中一位同学的诗令人印象深刻,她写道:“我看见了光,并跟着那束光,伸手一触,我变成了光,再散发光。”
这场读书会对同学们来说收获无疑是巨大的。张威教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读物理,让学生们改变了对物理感觉枯燥的惯性思维,未来的这批同学中,因为张威教授的讲读而诞生几位物理学家也未可知;栾轶玫教授对新闻职业的讲读明显吸引了学生们对新闻行业的向往,或许,这些同学中未来会诞生出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的新闻记者;人大校友康瑜引导学生破除内心的胆怯写出自己内心的诗歌,或许将他们引向文学的道路,未来出现一两位诗人、作家……
这一场读书会,或许就是他们精彩人生的开端。
评论
阅读是人生导航的最好方式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人群里,我们总是能认出来那个气质非凡的人。这气质是涵养,是学识,是所读过的书共同浇灌出来的。或许,这就是抖音、今日头条发起“都来读书”计划获得众多高校和文化机构认同并积极参与的原因,同时吸引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历史学家阎崇年等60多位作家、学者、文化文艺名人加入并担任“领读人”,以抖音短视频、直播或微头条、头条号文章的形式,发布读书建议、读书感悟,与阅读者广泛交流、帮助阅读者深入阅读。截至2020年6月,抖音上读书内容累计播放量为2657亿次,今日头条上读书类内容累计阅读量为6138亿次,阅读的潮流蔚然成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许多名人名家一谈起如今的成就,无不同声回答,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写作经验,他也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课本上数量有限的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要培养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才,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引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这是给孩子们人生导航的最好的方式。
人大教授走进荣县玉章中学,与中学生阅读同一本著作。本次读书倡议活动的举办,通过老师们的引导,推荐一些经挑选的、可靠的书籍,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方便、准确地扩大阅读面,更有力地踏上进步的阶梯。张威教授说,读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帮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是的,多读书不仅增长了课外知识,还可以让人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
通过这样的读书活动,不但增长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还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了人人读书、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让浓郁的书香充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相信孩子们会在读书之中明理起来,在明理之中快乐起来,在快乐之中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