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的戏曲活化石,“不一样”“不容易”的新昌调腔
一个六十年历史基层剧团的传承发展启示录
新昌调腔剧团上演调腔《汉宫秋》
新昌调腔剧团上演元杂剧《北西厢》
调腔,缵绪于宋目连、元杂南戏,胤衍历载经明清传奇,一脉递进。新中国成立后,在原浙江新昌高腔剧团的基础上,1957年至1959年间招收学员,成立专业剧团。2006年,“新昌调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以调腔为声腔的“绍兴目连戏”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植根本地,走向全国
今年,正好是新昌调腔剧团建团一甲子,浙江省新昌县调腔保护传承发展中心举办了新昌调腔剧团建团60周年系列活动,包括“新昌调腔古戏专场”“新昌调腔建团60周年‘三花之夜’音乐演唱会”“新昌调腔当代传承与发展研讨会”等。所谓“北曲南戏集成调腔,古曲新声汇惊艺苑”,在两场演出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专家学者及浙江省兄弟院团代表,领略了这个流传了600年的曲种的艺术魅力。
在研讨会上,见证了新昌调腔剧团60年风雨历程的调腔“非遗”传承人章华琴用朴实的两个“不”来形容调腔:“不一样”和“不容易”。执导过调腔剧目《程婴救孤》《挑水伯》的导演陈伟龙解释了他眼里的这两个“不”:“调腔剧团成立60年,在其成立40至50年的这10年,是最艰难的10年。演员工资低,很多演员转行做生意了。在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受到普遍重视。现在剧团的当家人王莺的坚守真是不容易,当年嵊州、上海的越剧团来挖她,她都没去,一直为调腔坚守。这10年来,不断地有新剧目、传承剧目排演出来,调腔的发展非常快。”
陈伟龙说,新昌调腔剧团最近在台州、宁波、绍兴、成都、上海、杭州的演出反响都非常好,调腔的影响力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年。“尤其是本地观众认调腔,《甄清官》演出的时候一票难求,票卖50元,这对于当地的基层观众的收入水平来说是很贵的了,但还是抢不到票。可以说,调腔现在算是根植于本地老百姓的心中了。”陈伟龙表示,这么多年来,在浙江,调腔周围还有越剧、绍剧、平调等多个剧种,但调腔并没有被其他剧种同化。“事实上,目连戏是从调腔发展而来的,甚至连越剧都是。随着调腔的发展,我们将来更会坚持自己的剧种特色。”陈伟龙说。
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在观看了调腔的演出之后,认为调腔虽然是一个老剧种,但是很年轻,在对剧目打造上要有创新性。他认为,“作为一个县级剧团,新昌调腔剧团对传统的继承保护和创新都非常具有启示意义。在继承传统的时候,我们要思考的是把传统剧种的包浆打造得更加莹润光泽,培育适合中国戏曲生存的土壤,继承与今天不同的传统剧种里的智慧、高妙和那份深沉,这其中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实实在在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对培育传统戏的土壤这一观点深表认同,“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看到过新昌调腔剧团建团时的资料,这同那个时期对老艺人和学者文化传统的珍视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调腔的地方文化生态是相对稳定的,不仅与其他剧种相互辉映,而且有社会群体共同参与建设这个剧种,尤其是普通人对这个剧种的接受,更令人欣慰。剧团在村落里演出目连戏,虽然质朴、粗拙,但这让调腔始终存在于老百姓的生活中。”
小剧种的大魅力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瑾认为,调腔能够保留这么多剧目,并顺利地传承下来,与调腔特殊的历史传统有密切关系。他表示,作为一个县级剧团,像调腔这样能这么受关注的并不多见。上世纪80年代以后,全国戏曲尤其是小剧种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上世纪90年代新昌县的文化局局长开创性地提出一个剧团两个剧种,对保存下调腔的火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时调腔和越剧并到一个团,一树二花,靠着越剧的滋养和扶植,将调腔保护和传承了下来。”傅瑾表示,调腔成为国家级“非遗”后,全国各地的戏曲界对于濒危剧种的认识产生了质的变化,让调腔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新昌调腔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市场化方面走得非常好,每次到上海演出,都非常轰动。“浙江在改革开放的前30年,主要是靠大剧团跟别的剧种比,这几年,像浙江婺剧团、新昌调腔剧团这些小团也开始走出去,让其他地方的观众感到惊艳。异地观众的肯定,让调腔重新确认了自己的价值。”
的确,近两年来,调腔先后走进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受到观众欢迎,这也让人们对新时代调腔的发展充满信心。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朱为总认为,即将落成的新昌大剧院将是调腔发展的标志性节点,调腔集南戏、北杂剧、目连戏、明传奇等多剧目于一身,已经呈现雅化的趋势,与一般的高腔已大不一样。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所长李琳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她认为,要建设稳定的城市演出场所,应该实现新昌大剧院和小剧场的两方面布局,小剧场实行驻场演出。“越剧名家茅威涛提出到杭州看西湖、听小百花,到新昌可以看大佛寺、听调腔。”李琳认为,同时还应结合浙江省正在推进的戏曲“进校园”活动,“这可以参考日本、韩国的例子,以学期为周期把学生请进剧场。”
对于“进校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秦华生认为,鲁迅先生的小说文本,观众都很熟悉,而且小说中又有很多浙江的风土人情,“进校园”的剧目可以以《祝福》等小说为蓝本打造剧目,一是浙江的观众很熟悉,二是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和历史也有裨益。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副所长蒋羽乾则认为,调腔在上海的成功演出是很有参考意义的,“2013年调腔在上海收获了不少粉丝,这么传统的戏曲文本能够在今天的舞台上立起来,让接触过西方音乐、见识过各种剧种的观众接受是很难得的。在今天,戏曲文本的高度决定了一个剧种的高度。”
与会的专家都对调腔《汉宫秋》的演出印象深刻,甚至惊艳。《汉宫秋》与马致远的原文本一字不差,但目前只是以折子戏的形态演出。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万素表示,调腔是中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演出中的帮腔很有艺术表现力。“可以通过打造全本《汉宫秋》这样的代表作品,像上昆排演汤显祖的全本‘临川四梦’那样让调腔立在舞台上,然后全国巡演、世界巡演。”万素建议,调腔也应该结合自己的优势,挖掘排演别的剧种不具备的特色剧目,策划一个“活化石系列”,挑选具备人文含量、突出人物性格、行当齐全、能跟现代观众进行思想沟通和心灵沟通的剧目打造全本。
找准定位,科学发展
虽然调腔已经越来越被广大观众所知,但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针对小剧种的传播也提出了冷思考。“在越剧强大的影响力下,调腔60年来没有中断,今天的成果来之不易。但调腔的定位毕竟是小剧种,一般来说,人们都愿意使自己的剧种影响力、辐射力无限扩大,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小剧种的观众群是有限的,一个剧种成为大众艺术,可能就不是原来的剧种了。调腔在满足现在区域的观众时,影响力要进一步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处理调腔的自身特色和影响力的关系问题,是需要严肃对待的,对调腔的定位和把握需要站在历史高度上科学地规划。”
随着调腔知名度的提高,当地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强,与会的专家都呼吁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注重编制和待遇的倾斜。同时,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沈勇认为,要充分体会到剧团演职人员工作的特殊性,政府的管理和帮扶工作要根据艺术规律展开。傅瑾也认为,“在支持的时候,要保持均衡,重在挖掘和保护,不要以上马新作压倒保护工作。如果调腔失去了自身的特点,就很难在当下的文化大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