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日前,成都市民从100首关于成都的诗词中,投票选出了他们心目中最美的“成都诗词”,无独有偶,100首诗词中人气最高的“前十强”,就有6首是描写青羊的景致,而曾身居青羊的杜甫创作的《春夜喜雨》《绝句》《蜀相》更成为了成都市民心中最喜爱的诗词前三名。
本月16日,青羊区网信办和青羊区新闻传媒中心发起的青羊版“诗词大会”——“活在诗书里的青羊”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广邀网友拿手中的笔,一起来书写关于青羊的美丽诗词。这两个活动,与诗词同行、与生命中的春天和雨露相逢,备受好评和欢迎。值得一提的是,草堂、浣花溪、青羊宫、文翁……这些鲜明的青羊元素在有关成都的诗歌中总是反复出现,“为什么青羊成为诗歌的高产地?”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张朝富副教授给出的答案是:因为浣花溪畔是成都的文脉所在,成都市民俗专家袁庭栋给出了更直观的数据:成都市的古代文化资源80%都集中在青羊。
“活在诗书里的青羊”邀你抄诗
16日,由青羊区网信办和青羊区新闻传媒中心发起的青羊版“诗词大会”——“活在诗书里的青羊”系列活动正式启动,邀你抄诗,赶紧拿起你手中的笔,一起来书写那些关于青羊的美丽诗词吧。
活动主办方表示,他们邀请了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张朝富副教授挑选出了众多和青羊有关的诗词,发布在锦绣青羊和文明青羊的微信公众号上,有兴趣参与活动的网友们需要挑选其中的一首或几首进行抄写,并将抄写的作品发送至微信后台即可轻松参与活动。“本次活动的评选标准会以创意为主,你可以天马行空地抄。”活动主办方表示,活动将不限制抄诗的方式,可以是书法、绘画、喷绘等,只要是手工完成皆可。
作为诗歌创作的“高发区”,青羊对于诗词的魅力不言而喻。活动开始5天以来,每天都能收到几十甚至上百件作品。活动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活动来回顾和传承青羊底蕴深厚的诗歌文化。
据了解,“活在诗书里的青羊”系列活动还将陆续推出诗歌互动游戏、诗歌朗诵等,让诗歌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据悉,此次活动时间将截至3月28日,设置一等奖3名,获价值300元的购书卡;二等奖5名,价值200元的购书卡;三等奖10名,价值100元的购书卡。
青羊成为诗歌高产地的“文化密码”
“为什么青羊成为诗歌的高产地?”专家表示,首先,青羊的人群、环境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杜甫诗歌留存至今有1400多首,其中有1000首以上是杜甫人生的最后十年,即进入成都后写的。在成都旅居的岁月中,杜甫在诗词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在这里写下了430首诗,几乎占杜诗总数的三分之一。
可以说,如果杜甫没来成都,如果没有成都平原温润气候、秀丽风光,特别是醇厚的风俗人情的滋养,今天我们就读不到那样充满人文情怀和人生情趣的杜诗。进一步说,没有成都就没有传唱千年的“诗圣”杜工部。在成都的5年,是杜甫一生中最安定、最温馨、生活最艺术化的五年:有时跟儿子一起在菜圃里种菜,手上沾满了川西平原湿润的泥土;起风的夏日,他看着妻子在纸上画棋盘,小儿子敲针作成鱼钩,相亲相近,悠然自得;有时也坐在江边写诗,如果适逢好友造访,他就会叫儿子去打酒,大家一起醉酒狂歌,好不惬意……他疲惫的身心得到了康复,他修建的草堂已经很像一个家了,屋前屋后的竹子越发茂盛,就连燕子也年年来屋檐下筑巢。成都的人文环境让他深感被尊重,成都人热爱生活、擅长文艺、宽容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感染了杜甫,让他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以至于在杜甫离开成都以后,还创作了《怀锦水居止二首》怀念成都:
军旅西征僻,风尘战伐多。
犹闻蜀父老,不忘舜讴歌。
天险终难立,柴门岂重过。
朝朝巫峡水,远逗锦江波。
万里桥南宅,百花潭北庄。
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雪岭界天白,锦城曛日黄。
惜哉形胜地,回首一茫茫。
再者,成都中心“摩诃池”发生了很多浪漫故事。唐代中叶,摩诃池成为了成都著名的风景区,不管是文人雅士还是凡夫俗子,都爱到此游览。唐代著名诗人高骈以“画舸轻桡柳色新,摩诃池上醉青春”来描述摩诃池的“醉人”,杜甫在池上作诗“莫须惊白鹭,为伴宿青溪”。而摩诃池的美,更是令宋代陆游“一过一销魂”。蜀主孟昶的爱妃花蕊夫人在《宫词》中,形容这里“长似江南好风景”“水心楼殿盛蓬莱”。
更重要的是,青羊是古蜀文明最早的发源地。唐宋时期,成都的西郊一直都是成都的中心区域,因为有水的滋润(府南河、浣花溪),这里一直都是人口密集的居住区。成都民俗专家袁庭栋说,金沙遗址一直到十二桥一带可以称作是古蜀文明最早的发祥地,而在唐宋时期,杜甫、薛涛等著名诗人在成都的停留,也让这座城市有了众多围绕草堂、浣花溪、文翁、摩诃池的诗歌。到了清代,成都的经济文化重新复苏,文人墨客多居住于少城。到了近代,随着驻扎在少城的军队的撤离,一片清净的居住区又自发形成,从此少城也成了文人作家的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