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是立院之本——记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
时间:2017年03月0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陈思静
创作是立院之本
——记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
野趣图(中国画) 潘公凯
秋风连云(油画) 陈世宁
“广东画院院长王玉珏曾说,‘画院是个金字招牌,只是时间久了被蒙上灰尘,我们要擦掉这些灰尘,擦亮这个金字招牌。’”在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展览组委会副主任张江舟回忆。
体制制约,定位模糊,社会效益不明显,使得画院一度备受争议,甚至“取消画院”的声音甚嚣尘上。当下全国画院系统学术水平如何?画家的精神面貌如何?其审美价值追求又是什么?2月26日至3月21日,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的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致力于解答这些问题。
由文化部艺术司支持,中国国家画院、江苏省文化厅主办,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交流部承办的此次展览活动包含美术作品展览和画院论坛两大部分,同时召开画院工作座谈会,以探讨画院美术创作的社会功能,思考艺术的本体维度,将创作与理论研究更好地结合起来。其中,美术作品展览分为特邀作品和征集作品两部分,涉及国、油、版、雕、书法五大艺术形式,艺术类型在前4届中国画和油画的基础上有了极大拓展。
作为画院系统检阅创作、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此次展览仅面向全国市级以上的公立画院,参展作者除了在职的画院画家以外,还包括聘任画家。特邀作品展邀请了全国画院系统65岁以上、在业界享有声誉的145位艺术家的145件作品参展,代表了当下中国美术创作的最高水平。征集作品展由全国市级以上公立画院选送的1238件作品中评选出305件参展作品,其中中国画186件、书法篆刻26件、油画42件、版画29件、雕塑22件。展览代表了全国画院系统的骨干创作力量的整体实力,展示了画院系统自身建设成就及其专业创作和研究的最新成果,体现了画院系统艺术家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坚持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艺术自身规律为重要追求的共识。
“展览所要呈现出的是专业画家队伍相对成熟的创作成果,更加注重美术本身的特质,更加注重专业画家创作中的纯粹性,以表现出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艺术语言的独特性和独创性。”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展览组委会、艺委会副主任周京新解释说。专业性、探索性、前沿性,使得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与其他展览有所区别。
事实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最早是在2001年由中国国家画院(当时叫中国画研究院)主导创办起来的,名为“全国画院双年展”。为什么举办这样一个展览?张江舟介绍,当时社会上对画院的质疑声很大,有人提出“取消画院”的建议。在这样的背景下,时任院长刘勃舒起意要筹办一个画院系统的展览,通过高水平的展览体现画院的价值,应对这些质疑。
“首届全国画院双年展”在西安举办,作品以中国画为主,展示了当时全国画院系统的重要画家作品。“这届展览一个特别的地方是,开辟了一个特展,其中包括各个画院的前辈画家作品,比如北京画院的齐白石、陈半丁、胡佩衡、于非闇,上海画院的朱屺瞻、丰子恺、王个簃、林风眠,江苏画院的傅抱石、林散之、钱松喦、亚明、魏紫熙,广东画院的关山月、黎雄才,陕西画院的赵望云、石鲁,中国画研究院的李可染、叶浅予、黄胄、蒋兆和等等。加之大量中青年画家的优秀作品,使得社会重新看到了全国画院的美术创作力量,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社会上对画院的质疑声。”张江舟说。
第一届、第二届都是以双年展的形式举办;第三届和第四届展览改名为“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览”并纳入中国艺术节,成为中国艺术节的重要展示项目。此次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重回独立办展的方式,除延续了之前届别,还恢复了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周期、由中国国家画院分别与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厅共同主办的展览机制。
徐悲鸿(雕塑) 钱绍武
中国画院制度历史悠久,在宋代画院正式建立之前,秦汉就已经有了宫廷画家,五代时期也有了类似宫廷画院的形式和机构,其任务首先是完成国家教化、传达国家政策、表达领导阶级的主张,以绘画的形式体现国家公器的性质;现代画院在以美术的形式协助国家推动文化发展、推动美术发展、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强调对美术的本体发展和自身不断创新发挥作用。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展览组委会主任杨晓阳认为,从国家画院到各地画院,都应该代表全国和地方美术创作和研究的高水准,其核心任务是创作研究,重新启动全国画院系统的独立性展览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国家强调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更要努力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次展览正是我们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在艺术追求、艺术创新上的体现。”中国美协主席、展览艺委会主任刘大为表示。全国各省、各地域的不同风貌形成了各画院独有的特点与学术特色,展览将全国各画院诸多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艺术追求的艺术家凝聚到一起,不仅有助于发挥中国美术繁荣的引领作用,还积极推动了美术学术建设的深化与创新。
以现实为题,以人生为题,以多元的视角和多样的艺术语言解读当代、抒写情怀、畅诵理想,本次展览以“丝路情怀与现实理想”为主题,作品要求是近两年的新作,要求有生活的积累。“有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对民族文化的自尊、自强、自信,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能够体现出创作是画家的中心任务,作品才是立身之本的理念。”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展览国画组评审委员卢禹舜说。
作为全国画院系统最高规格、最具权威性和学术性的展览,主办方希望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发挥画院画家在全国美术创作研究中的示范作用,正如杨晓阳所说:画院本身必须有自己的平台和任务。对画院来说,加强自身建设,创作是立院之本,这是对自身的建设、自身的突破;其次要不断地把这些成果展示出来,对整个美术界、对全社会、对海外产生影响;接受社会的检验,接受社会的批评和建议。“不可否认,画院自身的规模、风格和流派在以往还是有限的,长期以来也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只有把画院整个推向社会,才能有效促进自身建设。”杨晓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