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多种可能性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6-12-29
时间:2016年12月2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雨檬
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多种可能性
——记中央美院“接力系列展:艺术再长征”
历史的格栅——遵义1935(光栅灯箱) 王 川
会师门(油画) 张峻明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来,以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文艺创作经久不衰,激励着数代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承先启后,今天的中央美院在接力优秀传统的同时紧跟时代脉搏,集结中央美院学子的新力量,再次吹响长征精神的号角。12月23日,由中央美院主办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美术学院“接力系列展:艺术再长征”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以“艺术再长征”为主题,通过多学科并举、集体创研等方式对重大历史题材进行创作,折射出当代央美人在艺术长征路上的行走与探寻。
跨学科的思考与互动
在13天的展期中,展览展示了百余件围绕长征历史题材的新作,不同于常见的以架上绘画和雕塑为主的主题创作展,本次展览涵盖了多样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除了中国画、油画、雕塑、版画等,还涉及影像、动画、绘本、装置、虚拟现实技术、建筑测绘等多种创作媒介,呈现出多学科参与、多形态互动的特征。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崔东晖表示,央美师生在为期一年的集体创作中强调群策群力,“作品中可以看到传统专业与新专业的结合,也有新专业和新专业、新表现手法的结合。各个院系都参与了此次活动,在作品形态上打通了学科,实现了跨学科的思考和创作。”
在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以《红军食谱》为题的作品占据了长五米、高两米的一整面展墙,这是造型学院基础部师生深入长征“现场”的集体写生创作,草根、树皮、野菜、野果、菌类……近百件描写长征途中红军果腹之物的油画在巨幅排列下足以震撼人心,形成了真实而微观的历史关切。以老红军王承登塑像为原型重塑的3.5米高的互动雕塑作品《活着》置于三层的展厅中央,观众可以参与作品的塑造过程,不断在构架的空缺位置中填补泥砖,突显出体验性与互动性的当代艺术表现形态。人文学科和艺术管理专业在参与展览构想的同时,组织师生在长征途中开展儿童美术教学。正是这种多学科参与的创作成果构成了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展中新颖的展览形态。
新媒体与高科技的应用
展览中有几件让人忍不住刷朋友圈的作品,不时有观众上前拍发小视频,它们均为融合了新媒体与高科技的“体验式”作品。由城市设计学院马浚诚设计的钢板喷漆装置作品《不该忘记的名字》将长征中牺牲的红军烈士姓名拼叠为高耸山峰的形态,插置于镜面材质、形似湖泊的底座之上,以山川湖泊的造型寓意烈士的名字与山水大地相永存。作品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将烈士们的信息隐匿于作品中,观众可以用手机或iPad读取部分烈士生前的信息,并能将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
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的费俊、张文超设计的三维虚拟场景混合现实作品《绝境穿越》前,几位观众在排队体验头戴式显示器,期待一睹红军过雪山草地时的虚拟场景。记者试戴后,先是听到耳机中传来的寒风瑟瑟和脚踩白雪的吱吱声,调整视角后,可以看到一位红军战士冒着风雪在展厅中艰难前行。据张文超介绍,作品运用了混合现实技术,不同于封闭的虚拟现实体验空间,混合现实体验需要结合周围的空间场景,所以观众可以看到红军在展厅内行走,并追随其脚步。
据张文超介绍,混合现实技术是在空间中放置全息的可移动的虚拟影像,依据现场的实景通过算法进行实时回馈。最理想的展示空间是四边形的无障碍物的场地,而当天美术馆内的大理石地面显然不适合算法的反馈,所以设备被试戴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就要进行现场调试,找回基准线。但是高科技设备的更新迭代很快,工作人员表示新一代的头戴显示器已经可以自动校准空间的变化。在今后的长征主题展中,利用可穿戴技术,也许让观众穿戴体感设备真实感受雪山的低温和红军战士的举步维艰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再长征就是不断诠释的过程,艺术就像是一出戏,不断地演绎,可以传唱千年。在这个时代我们有最新的技术,最新的艺术语言,可以不断地诠释一个主题,这就是艺术的长征之路。在这次展览的筹备中,中央美院大力支持新媒体、高科技类的艺术表现,它们所能带来的直观体验,是架上绘画难以给予的。主旋律创作作为中央美院的必修课,美院一直大力支持年轻师生使用创新的语言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更自由的创作空间,也避免了主旋律创作中重复诠释的比例。这是对主旋律创作的表现手法的拓展,也激发了年轻师生的创造力。”张文超说。
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王川的光栅灯箱作品《历史的格栅——遵义1935》利用了2D光栅的特性,实现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物理互动,作品会随着观者的移动而产生图像变化,其中的人物形象也会随之渐出渐没。但作品的奥秘不仅如此,据王川介绍,作品的背景场景——遵义会址是利用360度全景图像采集设备进行的“全景深、全影调”的原景重现,采集来的环形图像展平后显现出连续的空间,不同于摄影图片呈现出的一点透视。
作品背景采用了高科技设备进行采集,但是人物形象却保守地坚持了手绘。“图像采集器这种东西对我而言是全新的,技术并不是创作中的问题,问题在于用这种设备采集回来的信息,我们如何将它还原为想要的形态。我希望这件作品在形态上更传统一些,更像架上作品,不想完全做成虚拟现实的沉浸式体验,所以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比较坚定地选择了手绘,这样整件作品在时间上、空间上、人物关系上都会形成交互和穿插。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最笨的手绘反而是灵活度最高的,只要艺术家可以hold得住,手绘比采集来的影像更为好用。”他向记者阐释了其中的原因。
参展教师张峻明认为,此次展览是艺术的再长征,也是其个人创作的再长征。展览中新媒介对主旋律创作的诠释给予他很多启发,尤其是多个互动创作中,观者与作品之间的零距离让他印象很深。但是,他相信在诠释经典主题、事件的创作中,传统的架上绘画也有其不能舍弃的魅力,传统与创新从来都是并行的。
正如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所言,这是一次回顾历史的,也是立足现实的,更是指向未来的展览,它不仅是中央美术学院以长征精神为主题描绘出的史诗画卷,更是几代央美人前后接续的艺术气度、学术精神和文化理想的集中体现。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央美人对传统的恪守,对创新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