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舞蹈《我的弦》闪耀群星
文艺评奖制度改革后群星奖首次评选,我省作品捧回群众文艺最高政府奖
□本报记者 吴梦琳
日前,作为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重要活动之一,第十七届群星奖颁奖仪式及历届群星奖获奖精品展演在陕西西安举行,来自四川的女子群舞《我的弦》经过层层角逐,最终获得舞蹈类群星奖。
此外,四川话剧小品《石榴树下》、四川清音《竹颂》也脱颖而出,分别入围戏剧类和曲艺类决赛;广场舞《翻山铰子》入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欢跃四季”——全国百姓广场舞作品展演活动。
群星奖是文化部于1991年设立的全国群众文化艺术最高政府奖,每三年评选一次。2004年起该评选活动纳入中国艺术节系列活动。本届群星奖是文艺评奖制度改革后的首次评选,全国共有5000多个节目参与角逐,84个节目进入决赛,最终评出音乐、舞蹈、戏剧、曲艺4个门类各5个获奖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来自基层,由基层文艺工作者甚至普通文艺爱好者创编、参演,充分反映出四川群众文化工作成果。”在此前召开的“四川省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展演活动总结座谈会”上,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说,得奖之后,更要通过群星奖带动四川文化艺术创作,继续引领和推进全民艺术普及。
让作品根植本土提升立意
本届群星奖是文艺评奖制度改革后举行的第一次评选,奖项大幅压缩。在全国5000多个参赛节目中,如何才能脱颖而出?
“深耕传统文化,展现四川特色。”省文化馆馆长赵红川说,从《我的弦》到《石榴树下》《竹颂》,再到广场舞《翻山铰子》,不仅取材于当地传统文化生活元素,还对其立意进行挖掘和提升。
“展现了彝族人的根与魂。”《我的弦》编导、凉山州文化馆副馆长陈草说。《我的弦》由凉山州文化馆、会理县文化馆选送,讲述一个彝族阿妈与月琴的故事。月琴是凉山当地传统的彝族女子乐器,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个作品通过歌舞形式,展现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我的弦》经过3年打磨,无数次修改编排,从最初仅展现彝家姑娘与月琴,后来加入老阿妈这个核心人物,上升到讲述非遗传承的重大意义,成为有情节有故事的舞蹈。”《我的弦》编曲陶勇介绍,“配乐也是取材于当地一首传统民歌,加入月琴弹唱元素,将彝家姑娘害羞、柔美的特质立体化呈现出来,让舞蹈更有韵味。”巴中市文化馆、巴州区文化馆选送的四川清音《竹颂》则根植于巴中的传统艺术文化,作为“中国曲艺之乡”,清音艺术在当地十分普及,《竹颂》正是采用了这种当地传统艺术来歌颂竹子高贵的气节。由绵阳市文化馆、安州区文化馆选送的话剧小品《石榴树下》是现实主义题材,讲述一个女儿与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的故事。有评委点评:“中国进入老龄社会,这个小品让我们去思考中国传统孝道如何体现。”
让基层群众演好基层故事
《石榴树下》中饰演女主角的梁冰川并非专业演员出身,而是来自绵阳市工商局。去年,在绵阳市党政机关系统文艺活动上,梁冰川代表工商系统上台表演,被绵阳市文化馆馆长温芬看中,力邀她来担任主演。“我没有专业的表演经验,是整个团队多次排练,不断磨合,最终才呈现出让人满意的效果。”座谈会上,回忆起一年多的参演经历,梁冰川激动得落下眼泪。
到群星奖上参评的节目,都是出自基层,由基层文艺工作者及普通文艺爱好者创编、参演。刁新玥是《我的弦》中的一名舞蹈演员,她感慨道:“作品在成长,对于演员来说,更是在成长。”
“我们就是要给基层群众多提供机会、提供平台,让基层群众能够充分挖掘并展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说。
“基层涌现出这样的精品佳作,正得益于我省多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全民艺术普及工作。”赵红川说,省文化馆定期深入基层,对基层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进行培训,尤其是在剧目打造、艺术技能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对《我的弦》《竹颂》等节目,都进行了多次指导和包装。
在赵红川看来,基层群众精神生活需求越来越旺盛,这是全民艺术普及和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果,同时也给这项工作带来更新的要求。座谈会上,《竹颂》演唱者、巴中市巴州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工作人员施敏反映,现在当地很多乡镇和学校,都成立了曲艺团。
“群星奖是一个起点和契机。”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通过对公共文化艺术产品进行规划,健全群众文化作品创作体系,在公共文化制度设计、公共文化实践创新、理论研究人才队伍等方面着力,提升群众文艺作品的影响力。“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充分挖掘巴蜀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四川群众文化艺术创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