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陆
四川青少年文艺网

账号注册

已有账号?现在登录

邮箱
用户名
昵称
创建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组验证码。

一键登录

论坛导航

[进入] 文联网

x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年轻人,爱书吧!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6-09-28


邱沛篁教授和他的部分藏书。

         

  书香天府·四川第二届“书香之家”评选活动,如火如荼。到底该怎么更有效地阅读?川大文新学院资深教授、中国西部新闻传播教育工作的开拓者邱沛篁先生,今年已经76岁,依然活跃在学界前沿,学术成果层出不穷。他有着怎样的有效阅读方法,对于年轻人读书,又有哪些建议?
  9月27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川大望江校区竹林村,在邱沛篁教授的寓所内,探访了他的书房,并当场向他讨教了读书方法。
  《四川省志》《中国媒介经济的发展规律与趋势》《一个记者的经历》《新闻教育探索》《外国新闻事业史新编》《彩色的世界》《新闻散论》……几个大书柜环绕整个书房,密密麻麻的书籍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柜里。不仅书柜里摆满了书,在书房角落还堆放着各类书刊、报纸和教学资料。邱沛篁介绍,“在望江校区的寓所藏书,大概有3000多册。这里还只是我藏书的一小半,其余的书都在我江安校区的寓所里。”
  邱沛篁从小就热爱阅读,“童年时期我特别喜欢文史类书籍,爱看《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也特别喜爱读报、看杂志。”后来走上新闻专业道路,邱沛篁的阅读跟新闻有了更密切的联系。“总体来说,我的藏书,主要有以下几类:文学、历史、政治、新闻、以及很多工具书。”读书之道归结“三法”:既博又专与实践结合、善于归纳
  邱沛篁分享了他最有心得的三条读书之道:1,阅读对象“既博又专”,“既广又深”;2,不能死读书,读书要多与实践相结合;3,善于积累、归纳、整理。
  在邱沛篁看来,读书首先要博览群书,视野够宽。同时,有的书籍还必须要“专”、“深”,“我对与自己教学、科研相关的书籍就格外的认真,不仅在书里吸取养分,我还注意书中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读书的时候,我会发现书里的参考资料,有的引用有问题。这就是深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一万个朋友”,邱沛篁说,读书不能停留在纸面上,还要与实践相结合。“不能死读书,读书要与实践、用处相结合。这样才会更有效。比如我,读书可以用来完善教学,成为科研灵感的触发点。而且,我一边读书,获得启发,我会自己编书,写书。”邱沛篁主编或参与主编的《四川大学新闻系十年》《川渝新闻传播教育35年》、《记者的摇篮》、《四川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论》、《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等不少书的选题,都是读书给他带来的启发。
  最后一条读书之道,邱沛篁说,“读书不能像猴子掰苞谷,见一个掰一个,掰一个掉一个。读书要懂得积累、归纳、整理,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将书里的知识真正熟记于心。”在邱沛篁的家里,他为我们展示了厚厚一摞的卷宗和几叠自己做的剪报,他把自己发表过的文章从报刊杂志上裁剪下来,做成剪报汇集。其中有上个世纪60年代他写的书评、影评、简报上不仅有自己写的,还有别人写他的,“这样分门别类,非常便于记忆、查阅。”对新资讯敏感度高:76岁的他,常去春熙路书店买新书
  “活到老,学到老”,邱沛篁曾经多次面对面采访巴金先生,对巴金先生的这一句勉励之语,记忆深刻,并且身体力行。虽然已经是76岁,但邱沛篁对新知识、新资讯的获取,依然求知若渴。他经常开车去春熙路的新华文轩书店“看看最新出版了哪些新书,尤其是新闻专业方面的。”而每到世界上一个地方去出差或旅行,比如莫斯科、圣彼得堡、纽约、华盛顿、布鲁塞尔,“我首先会去书店购买一本关于当地历史、人文风情的书籍,以此来作为一个全面了解的权威信息来源。”而且邱沛篁特别喜欢读地图,他购买了最近出版《成都市最新行政区域图》和《成都市区地图》,兴致勃勃地拿出来给记者看。邱沛篁说,“我的专业是新闻。新闻,就是要对新鲜事物保持高度敏感。”
  当下屏读方式盛行,但邱沛篁说,“我觉得,电子屏读取代不了书籍阅读。书具有完整性、可保存性、装帧艺术可欣赏性和较高的权威性。”在邱沛篁心中,“在茶余饭后,泡上一杯茶,拿出一本书捧在手中阅读,是一种享受。高尔基曾呼吁说‘爱书吧’,我也想跟广大的年轻人说一句:爱书吧!”


0

联系我们| 联合会简介|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合作招商| 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 协作单位|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

蜀ICP备1301609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