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陆
四川青少年文艺网

账号注册

已有账号?现在登录

邮箱
用户名
昵称
创建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组验证码。

一键登录

论坛导航

[进入] 文联网

x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新闻性与艺术表现完美统一,才能成为传世佳作”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6-09-07
  时间:2016年09月07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沈影 解瑂

“新闻性与艺术表现完美统一,才能成为传世佳作”

——中国体育摄影学会主席郭延民谈体育摄影

1984年,郭延民(中)采访中国女排队员郎平、杨晓君

  “这是1992年,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女子72公斤以上级的比赛,中国柔道女选手庄晓岩在决赛中,最后以一个漂亮的擒技将古巴名将罗德里斯压倒,夺得金牌的决胜一刻。庄晓岩,是我国奥运历史上的第一位柔道冠军。 ”

  “这张,是我作为中国体育记者团的摄影记者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只身潜伏于开幕式的主席台,拍下的珍贵镜头。 ”

  ……

  8月19日,北京西城区图书馆礼堂座无虚席,中国体育摄影学会主席郭延民正在为观众演讲“我的奥运情缘” 。同一时段的西半球,炎热的里约热内卢,当中国女排终于在12年后再次登上奥运最高领奖台的一刻,郭延民在微信上及时发出1984年他采访“铁榔头”时,与郎平、杨晓君共同合影的照片。

  多年来,他心系奥运,用镜头见证了中国体育事业的波澜壮阔。

  >>曾经怀揣奥运梦,运动拼命三郎

  1981年, 36岁的郭延民调到体育博览杂志社,走上专业体育摄影的道路。1985年,郭延民又幸运地调入他梦寐以求的中国体育报社。

  上世纪80年代,一般人根本无法涉足身跨“长枪大炮”的体育摄影记者群体,而这一时代,正是中国体育事业迎来新时期的开始。从业余体育摄影投稿人,到专业体育摄影记者,郭延民凭着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充满激情的工作,不知疲倦地奔波于全国重要的体育赛场,如鱼得水。几十年来,郭延民亲身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体育摄影发展的全过程,先后获得“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全国十佳体育摄影记者”“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中国体育摄影五环金像奖”等众多奖项,几乎囊括中国体育摄影界所有最高荣誉,在体育界、摄影界、新闻界,一步步声名鹊起,成为著名的“获奖专业户” ,对中国体育摄影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郭延民仍有很多当年的获奖作品,让人们记忆犹新。

  回忆自己进入体育界的初始,他说:实在是源自年少时的奥林匹克梦。“这次适逢里约奥运之时的演讲,没有准备文字稿,主要介绍我当年如何怀着奥林匹克梦,走入体育这个行当,想当世界冠军,想打破世界纪录……遗憾正值风华遭遇‘文革’ ,以后改行做媒体,搞摄影,最终用镜头记录讴歌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郭延民介绍说, 17岁时,他从北京25中入选北京体委跳伞基地,成为一名跳伞运动员,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第二届运动会。受伤后改飞行滑翔,一直梦想飞出好成绩。“1965年9月27日,北京市航空俱乐部在河北张家口榆林机场举行了‘第十三期滑翔学员毕业仪式’ 。学员从北京市初二、高二在校生中按飞行员标准严格政审、体检,百人千人中才选一个,选中后集中在良乡机场成立北京市100中学。这是为了探索快捷选拔飞行员的新路子。学员在初三、高三的一年文化学习中,经过飞行滑翔基础训练,毕业后直接送空军航校。至今,众多当年100中的学员依然服务于祖国的空军和民航事业。 ”郭延民津津有味地述说着他的历历往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体育摄影记者,不仅要求摄影技术全面,职业操守敬业,还要具备健康体能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因为当时是胶片摄影,没有数码电子版,也没有网络邮箱传输,体育摄影记者个个都要具备从拍摄、冲卷到印晒放大的全活。在外地比赛现场拍摄,为了保障每天晚上11点以前报社拿到图片,郭延民和同事们经常是从比赛场下来在工作车里完成从冲到放的全过程。

  >>熟悉体育各运动,擅于抓拍精彩瞬间

  抓拍运动瞬间是体育摄影的魅力所在,也是体育摄影记者难于他人、高于他人之处。二三十年前,胶卷少,优秀的摄影记者都有一手过硬的本领,靠“点射”或少量的“连发” ,抓拍最佳瞬间。郭延民常常出手就获奖,而且是大奖。1986年,在第三届全国足球摄影比赛中,他竟然两幅作品同时获得一等奖。

  因为是运动员出身,郭延民对各种运动项目热爱和熟悉兼有。他在现场头脑机敏,视野既重视赛场上的比赛场面,也留意赛场下的意外偶得,拍摄角度常常有令人预料不到的精彩。他充分发挥摄影的自身规律,努力通过神态、形态,来展现运动员的复杂心理活动,使体育摄影情感饱满,充满人性魅力,揭示出体育运动的内涵和本质。

  “这张《飞身过杆》 ,摄于1990年北京亚运会男子撑杆跳高决赛中,我国名将梁学仁在第六次试跳中飞身跃过5 . 62米的新高度,获得冠军并打破亚洲纪录的一瞬间。现场所有摄影记者出来的片子背景都是观众席。只有我当时是蹲下身子,将镜头对着天空拍下运动员在制高点时的动作。及时选择角度采取仰拍,使得这张片子不仅画面干净,而且拍出了撑杆跳凌空展技的绝美瞬间。 ”郭延民说,“ 《虎威》是我国著名女子柔道选手庄晓岩在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得72公斤以上级女子柔道冠军时的决赛场面。当时记者席前排后排已经被严严实实地挤满了,我急中生智干脆绕到对面的观众席,端起长焦屏住呼吸,随时等待‘点射’ 。这时,只见庄晓岩一个擒技把古巴名将翻倒在地,就在对方用单臂顽强支撑身体还未触地的瞬间,我及时按下快门,抓到决定胜负的关键画面和两位运动员最后生死搏杀时的亢奋表情。而记者席上的‘长枪大炮’ ,此时大都只拍到两位女角斗背对镜头的虎背熊腰。 ”

  今天,很多体育照片都是数码相机“狂轰滥炸”后的偶尔得之,其拍摄难度和几十年前没法相比。为此,郭延民在全国各地介绍经验时,反复告诫年轻体育摄影记者,不要像打机关枪似地乱按快门,不了解运动项目,站位不对,单靠乱打乱撞拍不出真正优秀的体育摄影作品。“体育摄影记者要了解运动项目的规律,要熟悉运动员的个人特点,要敢于站位独特的角度,善于控制好快门的释放时机,才能把绝佳瞬间拍到拍好。 ”他说。

  >>新闻性艺术性兼具,拍出“独家”新闻

  每个优秀的体育摄影记者,都渴望拍到独家图片。但回翻二三十年前的报刊杂志,领导规定,编辑要求,使绝大多数摄影记者为了完成报道任务,不得不按照发稿的套路拍摄图片,大大禁锢了体育摄影的丰富表现性。而且,当时中国特有的体育报道模式,很难做到一家独享。出色的摄影记者,只能更多地在运动瞬间、拍摄角度、拍摄场所上多下工夫,甚至利用中场休息、退场晚走的机会,拍到“独家”新闻。

  1992年,还是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的采访中,郭延民居然混进了警卫重重的主席台上,近距离拍到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陪同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入场的镜头;拍到卡斯特罗向本国运动员激动地挥手致意的镜头;拍到中国运动员齐刷刷向主席台嘉宾致意的独家镜头……而所有的收获,都是郭延民出发前的精心策划——从最后一个离开记者村的坐车时间、到进场后的安检人员心理分析;从偷藏起记者证的举动,用到西班牙语问好的提前练习;从一次次混过警卫的技巧,到给主席台身边人员分发小礼品沟通感情……所有的设计和铺垫,活脱脱一个美国大片,充满智慧和历险。郭延民为拍到独家新闻图片,一步步成功越过“封锁线” ,最终得到很多最精彩的独家镜头。

  郭延民是位有思想、有个性的体育摄影记者,一直坚持新闻记录和艺术表现并重的摄影观念。他自幼喜爱书法、绘画, 13岁时就考入北京少年宫美术组,虽然后来没有在此领域发展,但骨子里对艺术美有一种强烈的热爱和追求,这使得他的体育摄影主题鲜明,画面和谐饱满,富有张力。“一张优秀的体育摄影作品,应该做到新闻性与艺术表现完美地统一,要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有更高的观赏价值,才能成为传世佳作。 ”郭延民认为。

  >>首提“相机多点对焦” ,毕生心系体育摄影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郭延民书面提出了“相机多点对焦”理论,把照相机一百多年以来的取景对焦从中心一个点,发展为“多点对焦” ,为照相机的升级换代以及摄影技术的普及提高作出了贡献。“ ‘多点对焦’是郭老师发明的,他幸亏没有申请专利,如果要是申请了专利,佳能每生产一台相机就得给他一份钱! ”佳能公司专业市场部经理曾对新华社记者如此说。

  1992年后, 46岁的郭延民走上领导岗位,先后任中国体育报社摄影美术部副主任、主任、报社副社长等职。2002年4月,他当选中国体育摄影学会主席,任务逐渐转到培养体育摄影新人,带领团队共同前进的方向上;转到组织大型体育摄影活动,评选优秀体育摄影作品,指导全国体育摄影事业发展的任务上。

  进入新世纪以来,很多新闻媒体也越来越注重图片的运用,经常把图片放在头版最显要的位置。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体育摄影记者能够进入国际赛场采访,更多的体育摄影人才脱颖而出,在国内外重大摄影比赛中拿奖。郭延民对此百感交集。这一时期,他担任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摄影比赛的评委,如全国新闻摄影评委、中国体育摄影评委、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 CCTV央视体育摄影大赛主任评委、 2008北京奥运摄影作品评委会主席,等等。同时,也亲自主持了多个极有影响的摄影评选。


0

联系我们| 联合会简介|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合作招商| 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 协作单位|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

蜀ICP备1301609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