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陆
四川青少年文艺网

账号注册

已有账号?现在登录

邮箱
用户名
昵称
创建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组验证码。

一键登录

论坛导航

[进入] 文联网

x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中国交响乐之春”:传承和弘扬交响乐中的中国精神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6-05-30

传承和弘扬交响乐中的中国精神

——国家大剧院“中国交响乐之春”观察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沈阳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上海国际青年管弦乐团、西安交响乐团、山东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台湾长荣交响乐团……12支交响乐团汇聚国家大剧院,演绎不同历史时期29位作曲家的34部作品,包括《怀旧》《思乡曲》《森吉德玛》《瑶族舞曲》《节日序曲》《春节序曲》《梁祝》《嘎达梅林》《山林之歌》等。国家大剧院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虽已于日前落幕,这个“春天的聚会”却仍余音萦绕。

  “国家大剧院承担着历史的使命与责任,不仅要支持、发扬中国交响乐的队伍,更要传承中国交响乐的文化。某种意义上讲,这场音乐会是我们和大家一起进行的一次中国交响音乐的寻根之旅。”在国家大剧院音乐总监、指挥家陈佐煌执棒,贵阳交响乐团带来的“历史的回声:中国交响乐早期作品专场音乐会”现场,陈佐煌这样表达对前辈的致敬。

  由国家大剧院、中国音协主办的本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以“中国交响乐记忆”为主题。国家大剧院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就是要通过追寻中国交响乐的发展足迹,挖掘、弘扬中国音乐文化,推动中国交响乐事业的繁荣发展。“寻根”似乎成了中国交响乐“再出发”的应有之义,而紧接着的“五月音乐节”“漫步经典”系列音乐会等,也陆续亮相。

  “很少有机会听到中国作品的演出,这是个很大的遗憾”

  19世纪中后期,西方音乐文化随着西方传教人士的涌入而渐成影响,中国音乐文化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铜管乐器为主要构成的军乐队或西洋管弦乐队陆续出现,与之相应的交响音乐创作逐渐兴起。1916年,萧友梅在留学德国期间创作了中国第一首管弦乐作品《哀悼进行曲》;1929年,黄自在美国创作了《怀旧》;1937年,马思聪创作了《思乡曲》《塞外舞曲》;1946年,中央管弦乐团在延安成立,从中走出的贺绿汀、金紫光、李德伦等一大批音乐家,后来为中国交响音乐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乐团、中央广播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上海广播乐团等陆续成立,经编整、合并、发展逐渐形成了现在遍布全国的交响乐队伍,更留下了李焕之的《春节组曲》、马思聪的《山林之歌》《第二交响曲》、辛沪光的《嘎达梅林》、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以及何占豪、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朱践耳的《节日序曲》、王西麟的《云南音诗》、吕其明的《红旗颂》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交响音乐经典。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中国交响乐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交响音乐作品均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加上陈怡、陈其钢、郭文景、瞿小松、叶小纲等优秀作曲家和一批青年作曲家持续接力,交响乐队伍持续壮大。

  新世纪以来,当西方作曲家的作品被频频搬演之时,中国气派、民族风格的交响乐作品演出并不多,大多数人对中国交响乐的发展历史不太了解。业界人士认为,中国作曲家的作品难得有机会演出,已影响到青年人才的培养,交响乐的艺术普及教育工作也任重道远。已80岁高龄的作曲家施万春说:“中国的作曲人一直苦于没有一个好的平台演出自己的作品。近年来中国的交响乐事业发展迅速,全国各地交响乐团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却很少有机会听到中国作品的演出,这是个很大的遗憾。”

  “通过历史的回望去感受中国交响乐的精神面貌,非常有意义”

  “中国交响乐之春”可谓应运而生。2008年4月,国家大剧院开幕不久就策划推出了首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开始讲述有关中国交响乐的“春天的故事”。

  在随后每两年一届的“中国交响乐之春”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交响乐团都会在一个春天如期相聚。其中既有百年老团,也有新锐劲旅,同时又是各地的文化名片,曲目设计则兼顾西方名作、民族经典和现当代作曲家的作品。期间,汤沐海、陈燮阳、陈佐湟、谭利华、俞峰、张艺、李心草等著名指挥家和吕思清、宁峰、朱亦兵、秦立巍、孙颖迪等明星演奏家纷纷加盟,活动举办得愈加成熟,影响也越来越大。除了音乐会演出,诸如“艺术家面对面”“经典艺术讲堂”及音乐研讨会等配套,给活动增添了许多看点。

  在2014年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上,大量“中国特色”的原创曲目成为每场音乐会的最亮“招牌”,如《西湖寻梦》《岭南风情》《云南随想》《土楼回响》《鼓浪屿狂想曲》等。一些极具中国特色,却并不经常上演的协奏曲目,如唢呐协奏曲《黄土情》、竹笛协奏曲《走西口》等,就让观众颇感耳目一新。

  从“汇演式”的相聚平台到“寻根式”的音乐文化之旅,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以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为主打曲目,一切似乎水到渠成。指挥家汤沐海认为:“中国交响乐的发展经历过很多磨难、曲折,总觉得应该把这个历程的音乐整理出来,让人们较为全面地、完整地了解中国交响音乐的面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专家梁茂春也表示:“从萧友梅1916年在德国创作《哀悼进行曲》至今已有一百年的时间,现在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去做一次回顾,也是时候该把那些濒临失传的早期交响乐遗珠重新拾起。”

  “这是一次高瞻远瞩的策划,国家大剧院通过自己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全国音乐院团,一同重视中国交响音乐文化,必将有力推动中国交响乐事业的繁荣发展。”在本届“中国交响乐之春”期间,施万春的代表作品《节日序曲》也由山东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呈献给了观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老人家显得很欣慰。

  中国音协副主席、指挥家谭利华表示:“马思聪先生在60多年前创作的《山林之歌》到现在看来都非常先进,作曲技法先进,民族风格非常地道,很多手法到现在都没能被超越。”在他看来,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中国作曲家已经熟练掌握了中国元素、中国风格、中国文化底蕴和西方作曲技法的有机融合,通过历史的回望去感受中国交响乐的精神面貌、风格气度,非常有意义,对交响乐的未来发展也能带来很多启发。

  “应该不遗余力地去传承、弘扬中国交响乐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交响乐之春”只是国家大剧院推动传承和弘扬中国交响文化众多品牌中的一个。在观众普及和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众多举措备受瞩目。

  “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青少年艺术周”“春华秋实”展演周……在多项艺术普及教育活动中,高雅音乐所占比重超过1/2,而且形式也不断丰富——从音乐会演出、音乐知识讲座到黑胶唱片等文博色彩的展示体验、走进校园的演出交流,等等。2011年,国家大剧院策划编纂的《国家大剧院音乐讲堂》丛书出版,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由衷欣喜:“通过阅读这套‘讲堂风格’的丛书,将会有更多的爱乐者认识并了解高雅的音乐艺术,国家大剧院长期坚持的艺术普及理念,在功能上也会取得更进一步的成效。”截至当时,仅3年时间,就已有超过600万观众从艺术普及教育活动中受惠。

  国家大剧院旨在鼓励当代严肃音乐创作而设的“青年作曲家计划”,自2010年至今已推出3期。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作品征集的同时,邀请国内优秀职业院团为优秀作品免费组织面向社会的演出,让年轻作曲者能够听到自己的作品“发声”。据统计,在第3期终评音乐会前,“青年作曲家计划”已成功举办了28场新作品展演、3场新作品专场音乐会,吸引了逾34000人次走进音乐厅观看演出。

  经过历时近两年的征稿、评选、作品展演后,第三期“青年作曲家计划”于2015年12月8日,迎来了它的终评音乐会,李萌能的《彼岸花》等6部作品幸运地拿到了“入场券”。首期和第二期获奖者与之同样幸运,因此计划而崭露头角的青年作曲家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首期计划获奖者杜薇的《袅晴丝·惊梦》很快被美国费城交响、德国莱比锡广播交响乐团先后演绎,第二期计划首奖得住肖瀛的《天边一朵云》于2014年5月赴英国格拉摩根峡谷现代音乐节演出,而叶彦辰的获奖作品《碧塔海之晨》也在国家大剧院第四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中亮相,“青年作曲家计划”效应渐显。而其中像《袅晴丝·惊梦》等注重民族传统与西洋作曲技法相结合的创作获得肯定,则被认为是很好的引领。

  “现在很多人从国外回来,学外国的一套作曲技术,不接地气,好像观众越听不懂越好,越怪越好,这是很有问题的。”施万春认为,如果整个思维模式都是西洋的,中国风格就没法考虑了。针对当下一些交响乐创作的现状,汤沐海认为,这一届“中国交响乐之春”把回望历史作为主题,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交响乐中的中国精神。他说:“当我们回头去看,会发现另外一种风貌,比如鲍元恺老师,他是扎根在民族的土地上开垦,致力于表达中国精神、中国风味,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十分难能可贵。”谭利华也表示,应该不遗余力地去传承、弘扬中国交响乐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


0

联系我们| 联合会简介|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合作招商| 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 协作单位|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

蜀ICP备1301609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