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巴子和她的日中演剧交流·话剧人社
半世纪推动中日戏剧交流
——记伊藤巴子和她的日中演剧交流·话剧人社
曹禺、孟冰、孟京辉、田沁鑫、过士行、沈虹光、任德耀……一长串的中国剧作家名字和他们的戏剧作品,借由翻译的通道化成日文,从而被广大日本民众所熟知。它们汇聚成《中国现代戏曲集》(日文“戏曲”意同“戏剧”)成序列的多个卷本,其中第十卷《孟冰作品集》也于近日由日中演剧交流·话剧人社策划出版。
它们都跟一个名字有关——伊藤巴子,现任日本日中演剧交流·话剧人社理事长,一位长期致力于中日友好交流的戏剧表演艺术家。就在孟冰编剧的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在北京热演之际,已80多岁高龄的伊藤巴子和《孟冰作品集》日文译者、日本日中演剧交流·话剧人社事务局长菱沼彬晁率团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并于3月12日与中国戏剧人座谈,交流戏剧合作,探讨艺术话题,祝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
1965年,伊藤巴子随同“第二届日本新剧联合访华演出团”来华演出,担纲若林一郎编剧的日本民间传说故事《香具公主》主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此后,伊藤巴子长期积极致力于中日戏剧交流事业,访华次数多达近百次。1979年,日中演剧交流·话剧人社成立;1994年,日文版《中国现代戏曲集》第一卷出版。在伊藤巴子的推动下,除了如今已出到第十卷的一系列戏剧作品翻译推介,邓友梅、铁凝、莫言、苏童等一大批中国作家作品也被翻译、介绍给了广大日本民众。而且,日本戏剧界更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多个艺术团体和院校保持着长期密切的交流关系,多次开展互访演出。
几十年如一日地推动中日戏剧交流,伊藤巴子结识了很多中国同行,彼此成为很好的朋友。早在几年前,她就起念要访问中国,却因陷入低谷的中日关系而未能成行。对此次成行,伊藤巴子很是欣慰:“文化和艺术的交流是建立在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为了打开对方的心扉,必须首先敞开自己的胸怀。只有这样,彼此才能更加接近对方的心灵深处。”虽然已届高龄,优雅的举止、从容的话语,使她看起来气质宁淡,精神非常好。
“有一件工作非常重要,虽然经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却仍未完成,需要下一代继续努力。”座谈会上,伊藤巴子说:“我们要把100年前开始的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告诉下一代,教会年轻人特别是日本的年轻人,怎样以坦诚的目光正视历史、认识事实。如果我们不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不能正确地对待历史,便无法跟上21世纪的步伐,无法把握新时代的脉搏,一旦失去了‘历史’这一基础,日本与中国的友情和信赖关系便根本不可能存在。”她表示,戏剧交流是增进相互了解的很好方式,中国同行在戏剧道路上不断前行,让她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也看到了中国戏剧人在艺术上的不懈努力、孜孜追求。中国有着深厚的戏剧文化,许多方面都是日本戏剧人值得学习的。
中日戏剧有着深厚的渊源,在两国文化交流中长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06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成立春柳社,并于1907年在东京搬演话剧《黑奴吁天录》,从此开启了中国话剧的百年历史。座谈会上,国际剧协副主席、中国剧协驻会副主席季国平回忆了中日戏剧交往的历史,希望开展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增进两国友谊。
此次出版的日文版《孟冰作品集》共收录了中国剧协副主席、剧作家孟冰创作的5部作品,分别是《这是最后的斗争》《伏生》《公民》《白鹿原》和《镜中人》。菱沼彬晁表示,今后还会继续落实其他计划,“年龄大了,我要抓紧时间为日中文化交流多做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