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红玫瑰再听《长城谣》 送别“中国之莺”周小燕
昨天上午,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人们与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奠基人之一、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被誉为“中国之莺”的周小燕作别。“生命有时种植桃李遍南北,音乐无界自成一派贯东西。”3月4日,99岁高龄的周先生因病去世。这副挽联是剧作家罗怀臻写就,是周先生逝世当天,他与周先生的高徒、歌唱家廖昌永等在一起时脱口而出的,突出了周先生一生最伟大的成就:贯通中西歌剧,桃李遍天下。昨日,周先生的学生廖昌永、魏松、黄英、方琼等从天南海北赶来,送先生最后一程。遗像中的周先生,从容优雅地微笑着,仿如往常一样心满意足地看着她的学生们。周先生的大女儿张文说,家人将把收到的礼金放进“祥燕艺术教育公益基金”,该基金是周小燕生前捐献设立的助学帮困专项基金,资助有才华、有追求的艺术类贫困师生。
红色玫瑰花
愿先生艺术生命常青
在追悼会现场,周小燕家人为前来送行的人们准备了红色玫瑰花。周先生的儿子张本说,母亲生前最喜欢红玫瑰,家人为前来吊唁的朋友们准备红玫瑰,也寓意母亲艺术生命常青。
伴随着《长城谣》在会场的响起,大家被两侧悬挂的投影屏幕上周小燕演唱“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时的激情所吸引。屏幕上首先呈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前的黑白影像,在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时,周小燕站在武汉街头简易的舞台上,含泪首唱《长城谣》,鼓舞中华儿女奔赴抗战前线。接着,屏幕上又呈现出在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周小燕站在长城上,身穿黑底红花旗袍,以79岁高龄,再次放歌《长城谣》。这熟悉的旋律,令前来送行的人们都无法抑制地落泪。在周先生99年音乐旅程中,她用一个又一个音符,用一份最真挚的情感,为人民歌唱,为祖国歌唱,写就了一部荡气回肠的“生命交响曲”。
廖昌永追忆
是先生劝我留在国内
昨日,周先生的学生们都来了。歌唱家魏松红着眼睛说:“我进入音乐学院时是男中音,第一次唱给周小燕老师听时,她说‘你不是男中音,是大号的男高音’,这句话改变了我的一生。从她身上,我不仅学习了声乐知识,更学会了如何教书育人。”
作为周小燕的得意门生,廖昌永和妻子王嘉、女儿廖敏冲,送上了这样的挽联:“悲来何以堪?恩深如海,乐苑岂期失栋梁;此去应无憾,业垂不朽,长城起处见英灵。”当年,穷孩子廖昌永初到上海求学,下雨天舍不得穿母亲买的新鞋,打着赤脚从火车站跑到学校。周小燕看得心疼,常把他带到家里,给他加“营养餐”。面对静静安卧在鲜花丛中的恩师,廖昌永的泪水夺眶而出。
“老师跟我们的关系不完全是师生,更像母亲和孩子。”在电话中,廖昌永向记者回忆起自己和先生相处的点滴,他说,有时候上完课,一群学生留下来就在周先生家蹭饭。有的学生头发长了没时间剪,老师会笑眯眯地拿出一把剪刀给学生剪头发。对于生活拮据的学生,周先生还资助他们学费……很多学生都得到过她的帮助。“跟周先生相处久了就会发现,她是那么随和、豁达、幽默、渊博,我们会不知不觉地被她感染。”廖昌永告诉记者,老师把太多心思花在教学上,对生活上的事反而大大咧咧。周先生出门时,学生偶尔会给她来个恶作剧,比如把她的包藏起来,先生以为是自己弄丢了,大叹自己丢三落四、“天女散花”。
周先生教学是从人格培养开始,1996年至1997年间,廖昌永一年内连续三次分别获得法国第41届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世界乐坛为之震惊。廖昌永曾有机会在国外发展,但周小燕劝他留在国内,“周先生希望我能为祖国的歌唱事业多做些事情。事实证明,这个选择非常正确,我感谢恩师。”
完成母亲心愿
公益基金用来助学帮困
周先生去世后,家人考虑到凡来送别的人都买了鲜花,不免有些浪费,对环保也无益,于是几位亲朋好友就提出干脆将买花的钱放到公益基金,帮助那些贫困学子。周先生的大女儿张文称,现在家人已收到6万多元礼金,这些钱都将放到“祥燕艺术教育公益基金”。据了解,该基金是周先生生前捐献设立的助学帮困专项基金,基金的名字从周小燕与其丈夫、电影导演张骏祥名字中各取了一个字。
在周先生儿子张本的记忆里,家从来不是一个私密的地方,绝大多数时候,这里围满了母亲的学生。长大后,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的张本每每请假回国,母亲都在上课、上课、上课。每次他打电话回家,母亲挂在嘴边的永远都是学生,“一个电话有时候聊1个小时,她说的都是又教了什么样的学生,她的歌剧中心又在排什么节目……”
在张本眼里,母亲是个朴素的人,但她非常重视仪表,在家里她会化淡妆,甚至穿着高跟鞋,“后来实在病得严重,母亲才把假牙拿下来。以前即便是我们这些子女,都没有见过她不戴假牙的样子。”父亲去世时,张本担心母亲一个人在上海孤单,就问她要不要跟着自己去国外生活,被她毫不犹豫地回绝了。张本知道,母亲是把教育事业当作自己这辈子最热爱的事情在做,“所以我们有时候回来,看到那么多学生围着她,就觉得她这些年的付出,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