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泉谈文艺评论门道 文艺评论家应成为“杂家”
本网讯 12月2日,由省文化厅、四川日报社主办的“发现‘四川文艺新锐批评’”活动进入尾声,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作为最后一位“微课堂”主讲人登场。李明泉对当今文艺作品、文艺评论创作面临的新局面进行分析,并向青年评论者详细传授文艺评论写作技巧。
记者:如今的文艺评论写作局面,跟过去相比有何不同?
李明泉:上世纪80年代,文艺创作出现了诸如“反思”“寻根”等趋势,很多作品承载了整个民族的追问,成了回望历史的“武器”。到了世纪末,这些功能和任务消减了,文艺作品又逐渐走向“娱乐化”的极端,对大众、社会、民族的关注变少。
文艺作品没必要承担过于沉重的使命,也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因此我们有必要发展文艺评论的“中国话语体系”。从古至今优秀的文艺传统需要继承和发展,世界各国优秀的文艺思想也应充分吸收。
记者:今天的文艺评论,应该具备怎样的价值和功能?
李明泉:文学艺术的发展,不仅需要创作的繁荣,也需要评论的振兴。文艺评论对作品进行评价,要有“剜烂苹果”的勇气和责任,引导文艺创作健康发展。文艺评论要对创作风格、道路、特色进行分析,帮助作者找到优势与软肋,建立起创作和评论的良好互动。文艺评论还应面向公众,引导、培养、提升其审美鉴赏能力。当下的文艺评论,还可以与城镇化建设及文旅、文创产业相结合,突破文艺圈的边界,发挥其对社会、产业的激活作用。
记者:对于青年评论者来讲,写好文艺评论有何门道?
李明泉:要大量欣赏文艺作品,成为“杂家”。多阅读古今中外的哲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著作,它们是观察、分析文艺作品的思想工具。写作文艺评论切忌洋洋洒洒、大而无当,一定要“小切口”,找到作品打动自己的点,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
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的发布渠道、传播手段等都发生了变化,评论家不妨多写作即时性、感悟式、印象式的批评。
□本报记者 余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