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陆
四川青少年文艺网

账号注册

已有账号?现在登录

邮箱
用户名
昵称
创建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组验证码。

一键登录

论坛导航

[进入] 文联网

x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韩流”:碰撞与激赏

来源:成都日报 2015-08-14

 不久前,第九届中韩作家会议在成都召开,70余位作家齐聚巴金文学院,交流“哈韩”“韩流”“网络对传统文学的深度冲击”等热门话题。

 本期嘉宾

 金柱演

 1941年生于首尔,毕业于首尔大学德语文学系,获博士学位。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德国弗赖堡大学研习德国文学。从1965年开始文学批评活动并成为《文学与知性》杂志社编辑。批评集有《环境与人》《变化社会的作家》《文学与精神的力量》《数字欲望与文学迷惑》等,专著有《邪恶的知识分子》《消失的浪漫的冷嘲》等。曾获大韩民国宝冠文化勋章(2004)等。曾任韩国德语德文学会会长、韩国文学翻译院院长。

 郑明教

 毕业于首尔大学法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延世大学韩国语文学系教授。曾获八峰批评奖、现代文学奖、大山文学奖、片云文学奖等。

 对话

 韩国文学同样面临商业化难题

 记者(以下简称记):不知“垃圾书”泛滥的情况在韩国如何?

 金柱演:“垃圾书”在全世界普遍存在,有书籍自然会有“垃圾书”,但我还是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多读经典著作。近年中国翻译出版金河仁的《菊花香》,这本具有韩国琼瑶言情模式的小说,是出版商精心包装出来的阅读快餐,销量超过了30万册。他后来又推出系列6本,包括《七朵水仙花》《你爱香草吗》等,销量估计要上百万。韩国网络女作家可爱淘的作品《那小子真帅》《狼的诱惑》销量也很惊人。这些作品未必是“垃圾书”,也蛮好看,但明显是一次性消费品。

 记:畅销书作家与获奖作家的脱节,您怎么看?

 金柱演:经典著作的文学性极强,但有些脱离了大众读者。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想法在变化,大众读者对书籍的阅读喜好也在变化。我们不能说畅销书作家就不能创作出优秀之作,畅销书作家并非就不能获得诺贝尔奖。

 记:您说过,电子书和影像文学是没有实体的“影子文化”,您如何看待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浪潮?

 金柱演:前两年中国作家孟磊、关国锋、郭小阳的《1942:饥饿中国》韩文版就由韩国文学村出版社出版。这是韩国一家知名的出版社,近年来出版编译过中国古典小说、近代小说。应该说,这些作家的成功不能归功于影视作品的“轰动效应”,而是他们的作品本身具备纯正的文学力量。

 我们正经历三个时代:物质化商业化时代、电子数码时代、产业化时代。包括你前面所说的“垃圾书”等,都是世界化、全球化的现象。好的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也是作品影响力扩大的表现,这不是一个取舍问题,也不是说文学作品为了获得更多的传播力而采取影视手段。客观上时代已形成了产业一体化,好的文学作品自然而然会被改编。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怎么合理地把经典通过影像方式呈现出来,让更多读者看到文学作品本身。

 记:现在韩国文学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什么?

 郑明教:商业化现象。这一点,与中国严肃文学的境况差不多。相比以前,韩国文学影响力在缩小。产业化时代之前,文学是崇高的,地位也是牢固的。产业化时代后,文学的影响力缩小了。韩国很多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的写作大都关注一些形式上的、技术性的问题,感性方面的问题和一些身体细节,比如“性”。我认为这是最大的问题。文学对人们的精神影响力降低了。一言以蔽之,文学已经被产业化时代边缘化了。

 作家应坚持立场,不断创新

 记:中国作家的身份不断被冠以新的商业噱头,比如“美女作家”“美少女作家”“闺阁体作家”……

 金柱演:不知道这些前缀是否系出版社对作家和书籍进行的宣传手段或包装策略。我个人赞同作家坚持自己的立场,不盲目跟风。某些作家为了保留粉丝,不断模仿之前的作品进行“自我复制”,可以断言,这样的作家生命力是不长久的。作家要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才能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郑明教:我赞同金博士的观点。作品本身是更重要的,加在作家前面的修饰语仅仅是因为作家具有某方面的特征,不过作家也可能因为这些修饰语的指向,而去迎合读者口味……

 记:从前的真人秀活动都是请影视明星、歌星,但现在中国已将文学走秀搬上荧屏。韩国是综艺节目大国,请问韩国的文学走秀情况如何?

 郑明教:参加综艺节目的人说的每句话对观众来说都有导向性和刺激性,虽然大众有选择相信与否的自由,但他们的判断力还是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影响。我不大赞成这种真人秀节目。我希望能有一种良好的方式,将工作在一线的老师作为对象,请著名小说家、诗人等开展文学讲座、培训,然后老师再向孩子们传授,提高全民的文学素养。

 文学奖项必须公正、透明

 记:西方国家对一个作家的成就除了各种评奖,也给予荣誉身份,比如法兰西金棕榈文学艺术骑士勋章,德国有歌德金质奖章。在中国,长篇小说有茅盾文学奖,短篇、诗歌、评论等有鲁迅文学奖。评奖在韩国体现如何?

 金柱演:韩国也有很多种文学奖,民间奖项尤其多,好的作家当然要以评奖形式选出来,但不一定所有作家都非要通过获奖才能脱颖而出。

 记:目前韩国的最高文学奖项是什么?

 金柱演:韩国文坛的文学奖项林立,不仅有专门奖励年轻作家的文学村作家奖和小说奖、李孝石文学奖、韩国日报文学奖、韩民族报文学奖,还有奖励中坚作家的李箱文学奖、东仁文学奖和现代文学奖,后三者堪称最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三大文学奖。现代文学奖由《现代文学》杂志主办,以短篇小说、诗歌、评论为对象,迄今已走过半个世纪的漫漫长路,培养和扶持了一大批耀眼的文学之星。评奖相对而言比较严肃、透明、公正,结果公布出来,大家也比较服气。所谓的“公正性”自然要看重作品的质量,在评选过程中排除一切外部干扰因素,这才是一个“权威”的文学奖项所需要坚持的。

 阅读形式不重要,内容才是王

 记:现代阅读方式越发多样化,电子阅读、有声阅读、深阅读和浅阅读……许多作家评论家都在哀叹纸质阅读的式微,您怎么看?

 金柱演:2011年我编写的《文学遇到影像》书中,我使用了类似的词语,我提到,作为纸质的文学文本,通过深入阅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影像、网络作品则是一闪而过。就个人而言,我还是更为推崇“深阅读”,深入阅读会引发思考,从而给人一定的精神影响。不过影像文学、电子文学的兴起和存在已是必然事实,无法抹杀。

 郑明教:目前在韩国的地铁上人们更多是在低头看手机、平板电脑,看报纸看书的人也越来越少,这跟中国是一样的。这是时代趋势。我希望能够充实文学本身,从电子游戏、网络聊天等娱乐项目转移到利用电子设备来看书。

 记:您的意思是真正需要被关注的是阅读内容本身,而非阅读方式?

 郑明教:我也在用kindle阅读,非常方便,不仅是阅读内容更便于携带,而且在阅读的舒适度上也有很大提升,例如调整字体大小、中英文切换、词汇查询等,使阅读变得更灵活。电子产品不是阅读的目的,而是便利于阅读的手段。

 记:有一位德国学者提出,在全球自媒体时代,长篇小说没有市场,呼吁短写作、浅阅读。这种情况在韩国突出吗?

 金柱演:关于长篇小说没有市场这一说法,我不赞同。以我对德国文学的了解,这个说法难以成立。恰恰相反,技术越是发达的国家,文学、艺术、哲学就越该坚持自己的立场,而不会根据科技的发展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式和创作方式。更进一步说,文学从人文、艺术等方面对某些科技的发展还有所鞭策。

 韩国实体书店发展的新形式

 记:韩国实体书店的发展情况如何?

 金柱演:韩国实体书店衰落时间比中国早。韩国政府不干预书店发展,也不会补助书店,完全由市场来调配。韩国的影视文学发达,影像的发展导致了韩国书店的衰落。韩国24小时的网上书店发展更好,因为网购便利,价格也比较便宜。

 记:由于电子书店勃兴,中国实体书店前几年出现了明显衰退。韩国呢?

 郑明教:韩国现在不仅实体书店在衰落,连阅读电子书的人也不是太多。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现在适合韩文阅读的电子书界面做得不是特别好,虽然阅读软件很多,但鱼龙混杂,与韩国人的阅读习惯不是特别匹配。希望电子书在今后继续发展的过程中能设计出一款让韩国读者舒适阅读的软件。

 记:您是否为当前韩国的全民阅读状况担忧?

 郑明教:是的,我希望这种状况能够得到改善,营造一种全民阅读的氛围。希望大众阅读不是作者去适应读者的阅读水平和喜好,而是更多由读者去跟上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好的文学作品,注定要引领读者。

 记:韩国书店没想过寻求出路吗?

 金柱演:市场经济调配,韩国书店的发展其实就是大鱼吃小鱼。拿韩国“教保书店”为例,它是韩国书店的老大,隶属教保集团,2002年一度遭遇倒闭危机,现在力求转变经营模式,将书店做成了文化商场,不仅卖书,还包括各种文学、文化用品等,重视读者体验,线上线下活动同时开展,目前已在全国拥有超过20家分店,在首尔中心商场的地下也占据了几层楼。这可以算是韩国传统书店发展的新形式。

 记:中国出版界追求过度图片化,这个问题在韩国出版界是否凸显?

 金柱演:如同你刚才问的“作家”身份之前加上特殊修饰词,作家称谓之前有了“美女”之类的修饰词,书就会很好卖,作为商品它已经成功了,书籍的内容反而不重要了。影像时代,插画过多会对阅读记忆与接受造成损害,导致人们的阅读中断,形成的印象也不流畅……在保证内容的前提下,合理插入一些有价值的图片,促进书籍的文化含量与销售,我想这是可以的。

 采访手记

 初夏时节,70余位中国和韩国作家齐聚巴金文学院,拉开了第九届中韩作家会议的序幕。与会的韩国作家有郑明教、金柱演、金明仁、朴相禹、具广烈等25位,中国作家有吉狄马加、阿来、李明泉、舒婷、梁平、葛水平、罗伟章、次仁罗布、宗仁发、金仁顺、张学昕、梁海、子川、颜歌等人。

 阿来说:“‘天府之国’这片土地一直孕育并产生着丰富灿烂的文化,这又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地方,有着丰富多元的文化,在文学上,四川一直呈现着开放的姿态。此次,我们迎来韩国这么多的写作同行,与四川作家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与对话。我相信,不同语言不同国度的写作同行间的对话交流,思想的碰撞,相互间的欣赏与激励,都会对我们将来的创作起到很好的作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韩国作家们反复提及的核心。针对纯文学与市场的关系,韩国的具体情况到底如何?严肃文学创作有没有国家的扶持计划?“哈韩”等文化现象在韩国作家眼里意味着什么?这些是中国作家十分渴望了解的内容。

 而四川古代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着韩国作家。仁荷大学韩国语言文学系洪廷善教授提到诗人金素月的诗歌《杜鹃》,说“杜鹃”一词有着数不清的别称,在那么多的名称中,除了两个是韩国固有名词外,其余都和蜀地有关,例如“杜宇”是以“望帝”为帝号的蜀国之王,“啼血”“不如归”等也都和“蜀”地息息相关……韩国作家认为,司马迁的《史记》、李白的诗以及《三国演义》等,都是他们从小接触的经典,这次能够来到蜀地参与中韩作家会议,他们非常幸运。

0

联系我们| 联合会简介|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合作招商| 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 协作单位|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

蜀ICP备1301609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01号